案山简称“案”,又称“近案”,“前案”,“迎砂”,“中阳”,是穴山近前的矮山,即穴山前面最近的,小的朝山延伸出明堂的这一部分坡地。[1][2]
案山能使穴前萦绕更为周密,有助于生气凝聚,亦增居处者之尊重。徐善继在《人子须知·砂法》中说:“穴前之山近而小者曰案……如贵人据几案处分政令之义。有案山,则穴前收拾严密,无气不融聚之患。”[3]
案山最重形美,大抵要如天上三台或如玉几横琴,或如笔架眠弓,或如圆帽,以清秀为美,如此则出人文秀,金榜题名;最忌粗恶、 臃肿、斜飞突怒、峥岩压穴之形,如此则出人凶狠顽愚。案山之势,又不宜太过狭窄。廖瑀在《泄天机·安坟入式歌》中说:“第四犹嫌无案山,衣食必艰难。”[3] 释义
小气局的案山距离较近,百步转栏即为案;大气局案山较远,可以是几公里、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如果向上距穴山最近的山为20公里,向上25公里之外还有山,向上30公里之外也还有山,向上40公里外仍然还有山。而且距离越远山又越高,此谓之重重叠叠的山。则向上20公里的山相对于25公里、30公里、40公里外的山来说,是为距穴山最近的山,所以,向上20公里的山就叫案山。案山以外的山即25公里、30公里、40公里的山,都比向上20公里的山要远。因此,向上25公里、30公里、40公里以外的高山都是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