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荆风-抖音百科
彭荆风(1929年11月22日—2018年7月24日),江西省萍乡人,中国当代军旅作家。[2][8][7] 彭荆风1949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初随军进入云南并于当年毕业于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2][7][8][1]1956年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9]1957年,被错划 为右派并被流放至滇西宾居农场劳动改造4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批判、斗争再次降临到他身上,两年后受到“四人帮”残酷,他被投入监狱长达七年;[10][11]1990年,彭荆风退休;[12]2018年7月24日上午6时53 分,彭荆风逝世,享年89岁;[3] 彭荆风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当芦笔吹响的时候》《拉祜[hù]小民兵》[13]《驿路梨花》[14]《蛮帅部落的后代》[15]《解放大西南》[16]、电影剧本《边寨烽火》《芦笙恋歌》等[13]。他的小说集《驿路梨花》入选中国中学语文教材。[17][14]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获得1954~1979年全国少儿文艺三等奖。[15][18]《今夜月色好》获全国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19][20][21]《红指甲》获首届“金盾奖”;[22][21]长篇纪实文学《解放大西南》(2010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及 2011年荣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第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16]《复盖再复盖》获全军当代军人风貌奖,[21]遗作《太阳升起》,被中国作家协会确定为2018年度重点扶持优秀作品并于2019年1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3][8] 彭荆风生前为成都军区一级作家、著名军旅小说家、散文家、影视剧作家;曾任昆明军区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主任[24][25][26][27]、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8][5]个人先后还获得昆明军区、成都军区授予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获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授予“云南文学艺术成就奖”。[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