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鋐-抖音百科
雷鋐(1696-1760年),字贯一,号翠庭,生于宁化城关。雷鋐17岁那年补县学生,肄业于鳌[áo]峰书院。那时,主持鳌峰书院的是乾隆皇帝在藩邸时的专职老师、笃信程朱理学的著名理学家蔡世远。于是,雷鋐成了蔡世远的得意弟子。雷鋐推崇和继承程朱理学思想,主张穷理致知,躬行实践。他认为理学应当根据二程、朱子所倡导的"力辨于危微之界,反复于克念罔念之几,以推及于天下治否"的立论,强调"力行"、"躬行",主张亲自实践。他说:朱子之要,大而能博,学者未能遍观而识。其主要精神是: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致力于修身养性,奖掖后进,致力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实践。《象山禅学考》、《阳明禅学考》等专著,充分阐明了他的理学观点。著名理学家朱轼认为雷鋐"践履笃实,才识明通";馆师方苞赞许雷鋐能成为"天下第一流人物"。 人物简介
"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有一个好友兼老乡,就是著名理学家雷鋐。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雍正帝欲御封一名宫廷画官,消息传出后,墨卿画客们争相应试。翰林院学士雷鋐,也想让自己的老乡黄慎得个功名,谋个出身。于是,他推荐黄慎入京面试 。黄慎拗不过友人的好意,只好勉强去 应试。其他画师都进献一些歌功颂德作品邀功取宠,唯独黄慎进呈一幅"道旁饿鬼嗤嗟来,摇尾乞怜殊碌碌"的《群乞图》。雍正帝一见大怒,"这不是辱我大清盛世吗?" 黄慎却淡然一笑说:"我画的是老家宁化的真情实景。我想借画画之机,让皇上知道庶民之忧。如果皇上不能体恤民众之苦,就是用八抬大轿请我出仕,我也不入宫。"当然,这则传说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但是,雷鋐与黄慎之间的情谊略见一斑。雷鋐能为黄慎诗集《蛟湖诗钞》作序,能形象地用"疏影横斜,苍藤盘结"来评述黄慎的书法的精妙,可见两人之间的交往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