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竹隐

原清华大学工会副主席
陈竹隐(1903年—1990年),四川成都人,原籍广东,从高祖起迁居四川。朱自清第二任夫人。1932年8月,与朱自清在上海结婚。陈竹隐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为齐白石、溥西园的弟子,善书画,善曲。婚后育有二子一女。陈竹隐曾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曾任清华大学工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1990年去世。[1][2][3]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1903年,陈竹隐出生于成都的一个清寒之家,父亲陈正新,为人急公好义,乐于助人,洁身自好。虽然是世代书香,但家道早已败落,仅靠教些散馆和在估衣铺做工的些许收入维持家人的生活。家中兄弟姐妹12个,陈竹隐排行最小,日子虽清苦,八岁时父亲还是送她去私塾念书。后来哥哥们也从外面带些《小说月报》、《东方杂志》等书刊给她看。十六岁那年,母亲不幸病逝,父亲因忧伤过度不久也离开人世。沉重的打击,使得年少的陈竹隐早早地明白今后只能靠自己去打拼。因此,她离开家,考入了四川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从此,开始了独立生活。[1][2][3]
陈竹隐自四川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了青岛电话局做女接线生。工作了一年多后,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一面师从齐白石寿石工学习国画;一面师从昆曲大师溥西园学习北昆。1929年,陈竹隐毕业,到北平第二救济院工作。因不满院长克扣孤儿口粮,辞职做家庭教师,继续在红豆馆主浦西园门下学昆曲。浦西园看着陈竹隐一天天长大,孤身一人在北平,对她的婚姻大事颇为关心。浦西园经常受清华大学之邀去讲授昆曲,结识了清华大学许多教授并成为好朋友。一次闲谈时,他向好友,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叶公超提起此事,叶公超则提起了朱自清[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