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州

马来西亚东部的一个州
砂拉越州(马来语/英语:Sarawak)[1][2]简称砂或砂州[4],别称“犀鸟之乡”[3],位于马来西亚东部,婆罗洲地区西北部[2],北临南海,南与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接壤[7],东与文莱及沙巴州交界,境内林梦省把文莱隔成两部分。[16][7]砂拉越州是马来西亚联邦在婆罗洲领土上的两个行政区域之一[17],面积为124449.51平方千米。[7][5]截至2024年,砂拉越州下辖12个省,共分为40个县,州府古晋[1][9],其他城市有巴达旺市[18]诗巫市等。[19]截至2020年,砂拉越州人口数量为245.36万人[10],是马来西亚人口第5多的州[20],也是马来西亚人口密度最低的州[21],分为27个族群和40个次族群[4],主要族群为伊班族、马来族、华人等,官方语言为马来语和英语,汉语普遍使用。[7]
砂拉越州主要地形为平原、丘陵和山地[5],境内最高点为姆鲁山,海拔2423米。[4]境内有马来西亚最长、水能最大的拉让江[7]全境位于赤道以北,属热带雨林气候[6],炎热多雨,分雨旱两季。[7]距今40000年前,砂拉越已有人类居住。[22][23]6世纪到约1300年,砂拉越是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中心。[24]19世纪,属文莱统治,后文莱统治者将一些地区交给协助平叛的英国人詹姆士·布鲁克管理。1842年,布鲁克在古晋建立布鲁克王朝[b],不断扩大形成现今砂拉越州版图。[25]1888年,布鲁克王朝成为英国的保护国。[26][27]1941年,古晋被日本侵占。1945年,日本侵略军被赶出砂拉越。1946年,布鲁克王朝统治者将砂拉越让渡给英国,成为英殖民地。1963年,英国将部分管理权交还砂拉越。同年,砂拉越与马来亚、沙巴新加坡共同组建马来西亚联邦。[7][25]2021年,马来西亚国会修宪,将砂拉越地位从“州”改为“邦”。[28]
砂拉越州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经济作物为橡胶、胡椒、西米、水稻[2],是世界五大胡椒生产州之一[29]第二产业主要为食品加工业、木工业与藤器制造业、初级金属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业[2],共有21个工业区[30],第三产业主要以服务业和外贸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硬木出口地之一[31],主要出口产品是石油产品、木材和橡胶。[2]2022年,砂拉越州GDP约为297亿美元,人均GDP约为12138美元。[12]境内有古晋国际机场和美里机场2个国际机场。[15]
砂拉越州特色食物有哥罗面、砂拉越叻沙等[32][33],定期举办热带雨林世界音乐节[34],是马来西亚唯一一个将达雅克丰收节庆祝活动宣布为公共假期的州[35],砂拉越在制度上与马来亚半岛一样拥有几乎同等的自主权。[36]境内的姆鲁山国家公园世界遗产[37],还有尼亚国家公园[13]、永安亭百年大伯公庙[13]、玛格丽特堡等景点。[14]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