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曾称揭阳江,南海水系河流,[1]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独流出海的水系,为潮汕地区第二大河,流域面积4408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31.1亿立方米。榕江由南、北二河汇成,南河为干流,干流河长175千米。[2]榕江流域遍布汕尾市陆河,揭阳市普宁、揭西、揭东、榕城,梅州市丰顺,潮州市潮安、湘桥,汕头市潮阳、金平、濠江、龙湖共5市12县区。[2][3] 榕江由南、北二河汇成,南河为干流,干流河长175千米。[2]榕江由南河为主干流,发源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凤凰山(百花园),流经汕尾市陆河县(1988年3月从陆丰县分出)、揭阳市(揭西、榕城、揭东)普宁、汕头市潮阳区,于汕头市牛田洋入海。北河是榕江最大的一级支流,河长92千米,位于榕江中游的左岸,发源于梅州市丰顺县桐子洋始东北行,于双溪嘴注入榕江流域。北河主要支流有新西河、枫江等。[3] 距今1万年以前,已有先民在榕江流域繁衍生殖。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夏朝初年),榕江流域的虎头埔文化,是粤东地区最早的人文活动见证。[2]榕江流域位于粤东沿海,台风暴雨多,洪(潮)、涝、旱等灾害严重。[2]榕江,作为广东粤东地区第二大河流,仅次于韩江。而在航运方面,榕江是广东省著名深水河,仅次于珠江,可进出3000~5000吨级货轮,直航香港和广州、上海、湛江等地。历史上,榕江为潮汕地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 榕江沿岸古迹繁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南河上游有距今300万年的第四纪大冰期形成的冰川遗迹——石内河冰臼群。据清人郑昌时《韩江见闻录》记载,每年中秋之夕,潮汛上涨,当月亮越过桑浦山顶石龟尖时,可在这里见到南河、北河水中双月,堪称奇景,此即为揭阳古八景之一的“双溪明月”。此外南浦渔歌也为“揭阳八景”之一,“桃花过渡”的美丽传说,在潮汕地区家喻户晓。[4]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