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神星

环绕太阳运行的近地小行星
爱神星(Eros)是第二大的近地小行星,仅次于最大的近地小行星甘尼米德(Ganymed),爱神星是以希腊神话中的厄洛斯(Eros)命名,厄洛斯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邱比特。[1]
1898年8月13日晚,柏林乌拉尼亚天文台,德国天文学家维特在对主带小行星欧尼刻星(Eunike,小行星185号)进行观测时,发现在一张两小时曝光的底片上,恒星都成点状星象,已知的小行星Eunike在预测的位置附近呈现出短短的条纹状星象,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长长的条状星象,亮度约为11等。他们很快意识到这是由一个未知的快速移动的小行星造成的,随后发布了这个未知小行星的坐标,并呼吁其他天文台对该小行星进行跟踪观测,并测定其轨道。同时,在法国尼斯天文台的夏洛伊斯,当晚也拍到了这个未知的小行星,但他并没有及时发布其观测结果,直到他听说维特的发现后才复核了他的观测图像。随后,德国天文学家贝尔贝里希计算出这个未知小行星的轨道,发现它能越过火星,轨道距离地球最近约60倍地月距离(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千米)。因此该小行星成了第一颗近地小行星,编号为433,并以希腊神话中爱神的名字“Eros”为之命名。[2]
100年后的1998年,美国的NEAR-舒梅克号探测器飞掠爱神星,并于2000年2月14日情人节进入爱神星绕飞轨道,2001年2月12日软着陆于爱神星表面,使得爱神星成为人类探测器登陆的第一颗小行星[2]

简介

爱神星(433 Eros)是一颗阿莫尔小行星。爱神星(Eros)是一颗长33公里,厚度为13公里的迷你小行星。爱神星轨道半长径为1.46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1.75年,自转周期为5小时16分,偏心率为0.22。距地球最近时为0.13天文单位,大小为33×13×13千米,被称为“胖香蕉”。1900年和1931年,当它“冲”时曾进行国际联合观测,用以测定日地距离,获得天文单位长度。 2000年2月14日美国东部时间 10:33,NEAR宇宙飞船成功地进入围绕爱神小行星运动的轨道,成为第一颗小行星的人造卫星。将在2012年1月31日会在地球大约0.179AU 的距离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