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牙鲆

牙鲆科牙鲆属动物
大西洋牙鲆(学名:Paralichthys dentatus),又名犬齿牙鲆、夏季鲆、巨齿牙鲆,原产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主要分布在西大西洋,由缅因州南卡罗来纳州。2002年从美国引进驯化试养获得成功。由于其个体大,肉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含有多种维生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中国,牙鲆也一直是高档畅销的品种之一。

特征特性

与我国产的牙鲆相比,大西洋牙鲆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从孵化到养殖一年就可以达到商品规格,养殖一年半可达1000~2000克,而且养殖的产量高,每平方米可达35~40公斤。大西洋牙鲆属于肉食性杂食鱼类,养殖的饲料比较容易解决。由于养殖成本低,易于推广和产业化。从养殖大西洋牙鲆的情况来看,该鱼的病害较少,因而养成的商品率可达90%以上,其养殖效益好。

栖息地与习性

大西洋牙鲆在美国东北部的海岸及陆架水域最为普遍。在春天,它们会离开深水区并移到近岸的沙滩、海湾、河口等,待秋天或初冬才离开。于冬天它们会回到深水区产卵。成体是高度掠食性及食鱼的,往往会将自己藏起来,并伸出头来埋伏猎物。它们的猎物包括玉筋鱼[fēi]鱼、大西洋美洲原银汉鱼、扁鲹、鲷科、鱿鱼、虾及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