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910年建于北京的公立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北京大学的二级院系。[7][8]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是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承担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国家语委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汉办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等工作。[3]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前身是1910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1919年改称中国文学系。1937年并入西南联合大学后,于1946年恢复北大国文系。1952年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并在原燕京大学新闻系基础上设立新闻专业。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并入北大,加强了语言学专业;1959年设立了古典文献专业。[5][9][2]1978年北大中文系成立中国高校首个当代文学教研室,1985年成立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2]1986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5个二级学科入选首批全国重点学科;[3]2001年教育部批准中文系成立新本科专业应用语言学[2]同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个二级学科入选第二届全国重点学科,也成为了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3]200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增设应用语言学专业。[5]2007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整体被评为全国首批一级重点学科。2021年,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3]
截止2023年12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有在校全日制学生1084人,其中本科生575人、硕士生200人、博士生309人,另有中文双学位本科生132人;教师103人。中国语言文学系开设5个本科专业方向,有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3]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