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耶寺

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桑耶寺又名存想寺、无边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位于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距离泽当镇38公里,被称为“西藏第一座寺庙”[1][2]
桑耶寺融合了藏、汉、印三种建筑风格,所以也被称为“三样寺”。[1]桑耶寺的建筑规模宏大,大小殿塔鳞次栉比,其中以“乌孜”大殿为主体,代表释迦牟尼出生、成佛、讲法、涅盘的红、白、绿、黑四塔和代表佛教中四大洲、八小洲的十二座神殿为辅体,组成一个宏大而完整的建筑群,总面积约25000平方米。整个寺院内珍藏着西藏自吐蕃王朝以来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壁画、雕塑等多方面的遗产。[1]
1996年,桑耶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3]2007年,桑耶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5]2018年,桑耶寺整体改造,建起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消火栓,装上烟感报警器、智慧用电系统等,实现“人防+技防”有效结合。[2]

历史沿革

桑耶寺的全名是“贝扎玛桑耶敏久伦吉白祖拉康”,藏文含义为“吉祥红岩思量无际不变顿成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