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950年成立的人民团体
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英文名:Beijing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简称北京市文联,是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领导的由全市各文艺家协会、各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市属各区(局)、产(行)业文学艺术联合会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北京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现任主席为韩子荣,常务副主席马新明。[1][2][a]
1950年5月28日,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始称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同时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周恩来总理、郭沫若、茅盾、丁玲、齐白石等参加会议。1963年2月,北京市第三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做出决议,将组织更名为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3]2022年9月6日和7日,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出品的话剧《喜相逢》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4]2025年5月28日,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北京市文联成立75周年书法美术作品展在北京市文联老舍剧场开幕。[5]
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设有办公室、人事部、宣传部、组织联络部、创作服务部、活动交流部6个部室和机关党委(工会、党建工作部),并下设事业单位4个,同时实行团体会员制,团体会员包括所属13个文艺家协会、17个区文联和6个局、产(行)业文联。北京市文联主管社会团体50个,基金会10个。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汇聚了诸多文艺界代表人物,如老舍、曹禺、杨沫等。[1]

历史沿革

1950年5月28日,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始称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同时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周恩来总理、郭沫若、茅盾、丁玲、齐白石等参加会议。1963年2月,北京市第三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做出决议,将组织更名为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