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应昌-抖音百科
宋应昌,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进士,授绛[jiàng]州知州。历济南知府、福建布政使,进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上《海防事宜》,预策倭患,进选将、练兵、积粟三策。官至兵部左侍郎,加右都御史。[1][2][3] 人物事迹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侵略朝鲜,朝鲜告急,宋应昌以兵部左侍郎经略朝鲜、蓟[jì]辽等处军务,与总兵李如松率大军踏冰渡鸭绿江援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击败日军,收复平壤、开城、黄梅、平畿[jī]、江源。派士卒于夜里烧毁龙山仓,倭兵粮饷断绝,率军进击至南原、晋州,迫使日军败退到熊川西生浦。时兵部尚书石星主撤兵议和,宋应昌因建议留兵协守,遂被召还。寻乞归。隐居西湖孤山,绝口不谈兵事。万历三十四年(1606),逝,年七十一。著有《道器图说》、《心径茅锄》、《窥测陈筌[quán]》、《朝鲜复国经略》等。 为表彰他援朝抗日的功绩,当时的杭州政府为他在孩儿巷巷西(近长寿桥)建“经略华夷”坊,“经略华夷”坊旧时俗称西牌楼。 杭州历史上的文人多不胜举,但在援外抗争上打出国威,大败日寇得胜归朝的只有宋应昌一人。当此日本右翼势力尘嚣日上之时,纪念宋应昌显然尤具积极意义。因此,建议修复牌坊,并在附近显要之处设立一座宋应昌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