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

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a]气,又称噫气、打嗝、打饱嗝、饱嗝,[2][4]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4]嗳气命名稍有不同,《内经》中称为噫,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一书中以“嗳气”作为篇名,此后逐渐沿用之。[8]
嗳气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先舒张,使食管胃腔等压,随之上食管括约肌舒张,气体由胃经食管逆行排出。食管内压力通过蠕动性收缩恢复正常。随食物吞入胃内的气体引起胃膨胀,饭后嗳气是正常现象。[1]嗳气为临床常见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西医学中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脱垂胃扩张胃下垂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等病,均可引起嗳气,[8]常伴有胃胀、食欲不振、胃灼、恶心、呕吐等症状。[9]嗳气可分吞气症和非特异性过度嗳气两类,[5]前者会反复出现令人不适的嗳气,有吞气动作;后者也会出现嗳气,但无过度吞气导致嗳气的证据。
病理性嗳气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发病可急骤,也可能反复发作。[8]对于嗳气一症,首先需胃镜检查,排除胃的器质性疾病,如溃疡、胃炎等可能。[2]嗳气以心理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此病患者要注意饮食,餐后宜稍活动,以刺激胃肠蠕动,增强胃肠动力。胃部顺时针方向自我按摩也很有帮助。[5]

定义

嗳气指以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道由口排出为临床特征的病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