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英文名:Aurora cruiser,[1]俄文:Бронепалубный крейсер "Аврора"),[2]是俄罗斯帝国建造的帕拉达级巡洋舰的3号舰,[4]由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于1897年制造,[2]是发出“十月革命”开始信号的苏俄著名舰艇,[6]十月革命勋章、[5]红旗勋章获得舰。[2] 19世纪末,为了应对德国在波罗的海的威胁,俄国开始新一轮军备竞赛,“阿芙乐尔”号和同级舰“帕拉达”号、“狄安娜”号在该背景下开始建造。[3]1895年,俄罗斯推出造船计划。[7]1897年5月23日,被安排在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建造。[2]同年6月4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动工建设。[8]1900年5月11日,[2]在圣彼得堡的海军船厂下水。[9]1903年7月1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投入使用。在日俄战争期间,它是波罗的海舰队第2太平洋中队的一部分。[2]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总航程超过10万海里,参加过俄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卫国战争。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成为革命者攻占冬宫的发令信号。[6]1948年起,停靠在永久锚地。1956年前,被作为纳希莫夫海军学院的教学基地。1956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被改建为博物馆。[6]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舰长126米,宽16.8米,吃水6.4米。[3]甲板装甲厚度可达50~62毫米,指挥所装甲厚度150毫米,[3]舰体为黑色。[10]搭载了三台三膨胀蒸汽三缸发动机,总输出功率达到11610马力,能够以19.2节(即35.6公里/小时)的速度航行。[11]标准排水量6731吨,满载排水量6932吨,[3]核载20名军官,550名水手。[2]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配备了八门152毫米火炮,二十四门75毫米卡内特炮,八门37毫米霍奇基斯单管炮,两门63.5毫米巴拉诺夫斯基登陆炮。[11]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