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众会堂

合众会堂
基督教合众会堂初创于1864年,坐落在法租界一号路,即现在的大沽路,和天津历史上有名的启新洋灰公司毗邻。合众会堂的建立,是为了满足那些最早来津的外国侨民进行宗教活动的需求。

概述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法联军占据了三岔河口。与军队同期到达的还有商人和传教士,其中有基督教英国圣道堂的传教士殷森德和斯坦孟以及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柏亨利等。这些英法士兵、侨民和传教士分属不同的基督教派系,他们试图将香火极盛的天后宫作为祈祷的地方。天后宫本是中国商旅传统的祈天求福的处所,这些基督徒在遭到了中国商民的排斥之后,便转移到英租界紫竹林的一个小庙进行活动,英国士兵称这座小庙为“炭十字庙”。这些基督徒苦于没有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便集体捐资500英镑,建立了一处基督教各派系联合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地点在大沽路
重建于1897年的基督教合众会堂,地点在戈登路(即今湖北路),1976年地震中震损严重,后被拆除。
本来,基督教天主教的组织不同,各派系之间独立性很强,合众会堂的建立与早期的时代背景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