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省,是中国原省级行政区,1912年建立察哈尔省(不同于现在省的概念),简称“察”。[4][1]察哈尔省东接热河与辽北,北邻蒙古,西接绥远与山西,南接河北,1947年时,全省土地面积为28万3675km2,人口200多万。[2]热河、绥远、察哈尔和宁夏四省合称“塞北四省”。[5][1] 1913年,察哈尔省改为察哈尔特别行政区,特别区政府初驻直隶省张北县。1928年,撤销察哈尔特别区,将原察哈尔特别区所辖地区重新划分建立察哈尔省,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析万全县县城置张垣市(今张家口市),省会改为张垣市(治今张家口市桥西区)。察哈尔作为一个完整的省级行政区正式走上历史舞台。1933年5月26日,冯玉祥等爱国将领于通电全国,正式宣告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蒋军及日军的双重压迫下开展察哈尔抗战。1945年11月12日至12月6日,察哈尔省人民代表会议在宣化召开,张苏当选省政府主席,省会设在宣化。[1][6][7] 1952年11月15日,察哈尔省撤销,辖区分别划归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市。[8][1]
名字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