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塔

传统茶花名种
雪塔又名“观音白”,传统茶花名种。完全重瓣型;洁白色,花心部分偶见极淡的黄色,花瓣8~9轮;中型花,直径8~12CM;花期早到中。叶长椭圆形,较软薄,稍扭曲,齿深,叶脉明显。小乔木,长势旺,开张。出自于山东菏泽。花白色,皇冠型,有时呈荷花型或托桂型。大朵,晶莹发光,花径16-18厘米,花高12—14厘米。房衣全包,紫色,柱头浅紫红色,也有瓣化为绿色。花态直上,花与叶面齐平或稍低于叶,花瓣基部无其他色斑晕。

形态特征

雪塔又名“大白”、“白玉荷”、“鱼鳞白”等株型中高,半开展。枝粗壮,一年生枝较短,节间亦短;鳞芽肥大,圆尖形。大型长叶,较密,质厚;总叶柄长约10cm,质硬而粗,斜伸;小叶长卵形,缺刻少,边缘波状上卷,端渐尖,并下垂,叶面黄绿色。生长势强,成花率高,萌蘖较多。菏泽赵楼九队1973年育出。皇冠型,有时呈荷花型或托桂型。花蕾圆尖形;花白色,微带淡桔黄色;花径16cm×9cm。外瓣2轮形大,较平展,基部具粉红色晕,内瓣排列紧密而匀称,隆起呈球形;雄蕊少量杂于瓣间;雌蕊退休变小或瓣化。花梗粗,花朵直上。中花品种。株型中高,半开展。
雪塔
灌木或小乔木,高9米,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略尖,或急短尖而有钝尖头,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干后发亮,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7-8对,在上下两面均能见,边缘有相隔2-3.5厘米的细锯齿。叶柄长8-15毫米,无毛。花顶生,红色,无柄;苞片及萼片约10片,组成长约2.5-3厘米的杯状苞被,半圆形至圆形,长4-20毫米,外面有绢毛,脱落;花瓣6-7片,外侧2片近圆形,几离生,长2厘米,外面有毛,内侧5片基部连生约8毫米,倒卵圆形,长3-4.5厘米,无毛;雄蕊3轮,长约2.5-3厘米,外轮花丝基部连生,花丝管长1.5厘米,无毛;内轮雄蕊离生,稍短,子房无毛,花柱长2.5厘米,先端3裂。[shuò]果圆球形,直径2.5-3厘米,2-3室,每室有种子1-2个,3爿裂开,果爿厚木质。花期1-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