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成银,1963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2][1][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浙江省茶叶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茶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浙江省第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是中国茶叶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茶叶质量安全与控制技术、名优茶机械化采摘技术等方面的权威专家。主要从事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工作。[1][4] 1985年,鲁成银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茶叶专业,[1][5]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1985年至1994年,鲁成银在茶树生理生化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1989年至1990年在日本伊藤园中央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1994年至2005年在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工作,任“中心”常务副主任,2005年至2007年任研究所科技管理部主任,2007年8月起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茶叶研究院副院长。[5]2015年7月,鲁成银当选为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6]2020年6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免去鲁成银的浙江省茶叶研究院副院长职务。[7]同年10月10日,鲁成银成为西湖龙井茶质量鉴定中心专家团队成员。[8]2022年11月29日,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鲁成银参与了此次申遗工作。[9] 鲁成银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加人),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11完成人)和三等奖1项(第5完成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4完成人),取得专利权3项(第1完成人);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等科技项目15项;制定《无公害食品茶叶》等国家行业标准12项,主编《茶叶、可可、咖啡质量检验》《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等多部著作,发表《国内外茶叶标准对比分析研究》等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7篇。[1]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