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定学宫-抖音百科
罗定学宫,简称学宫,位于广东省罗定市北关里,始建于清初顺治四年(1647年),是清代罗定州的学宫。罗定学宫历经康熙至光绪年间(1647年-1877年)的修缮扩建,占地面积约8300平方米。目前,罗定学宫是西江流域和南江河流域仅存的清代学宫完整建筑群,被列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定学宫中轴线主体建筑包括棂[líng]星门、泮池(池塘)、戟门、御路(台阶)、月台、大成殿和崇圣祠等。建筑两侧还有两庑(配房)、乡贤祠、名宦祠、德义祠、学署、明伦堂等。每年春秋二 祭时,官府都会在学宫举行大型祭孔活动。 罗定学宫自古以来被誉为罗定八景之一,名为“学宫圣迹”。1985年,罗定学宫被列为罗定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具有鲜明的粤西建筑风格,面宽五间24米,进深五间15.5米。[1] 学宫由来
学宫也叫文庙,专为祭祀孔夫子而设立。自汉代树儒家 思想为正统以来,为纪念这位“万世师表”、被尊崇为圣人的孔子,各地都兴修文庙。文庙建筑,由于历代皇帝的诏修,特别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世民诏州县学皆立孔子庙后,便成定例。在民间,文庙多被称为圣庙或孔庙,官方的文庙多称学宫。据查,广东省境内目前仍保留的学宫有30多座。 罗定学宫是清代罗定直隶州的学宫,始建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经康熙至光绪年间(1647年-1877年)多次扩建,形成规模,占地8300多平方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