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

北宋名将,军事家
1
4
杨延昭(958年一1014年),本名杨延朗,原籍麟州,生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北宋抗辽名将。杨延昭是北宋名将杨业之长子,因契丹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而杨延昭常年驻守北疆,威震边庭,成为辽军难以逾越的一道防线,故辽国人视他为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称其为杨六郎。[1]
杨延昭随其父杨业降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灭北汉后归宋,补供奉官,从父杨业守代州(今山西代县)。雍熙三年(986年),宋攻契丹时,杨延昭为杨业部先锋,出雁门关,战于朔州(今属山西)城下,旋知景州,后徙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咸平二年(999年),杨延昭率军民坚守遂城,抗击契丹军进攻,以功升莫州刺史。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举南下进逼澶州,杨延昭上书真宗,建议趁契丹军深入,人马疲惫,扼其要路歼之。未得回示,乃率部进抵契丹境,俘获甚众。次年,任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昭守边关20余年,智勇善战,号令严明,同士卒共甘苦,深受爱戴。屡挫辽军。[2][3]

人物生平

杨六郎本名杨延朗,后因避道士赵玄朗(财神赵公明)的讳,改名延昭,为北宋名将杨业的长子。五代北汉天会元年、后周显德四年,也就是957年,杨延昭出生于山西太原城。当时他的父亲杨业在北汉为官,杨延昭青年时代是在北汉度过的,杨业说过父亲杨业认为诸子之中他的才智最像自己,故每次出征,偏爱带他前往,在战火烽烟的锤炼中,杨延昭迅速成长为智勇双全的大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