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仲敏

中国当代诗人
尚仲敏,诗人,“非非诗派”的创始人之一,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在大学读书期间,发起“大学生诗派”,主编《大学生诗报》,对“朦胧诗”进行了颠覆性反叛。1986年参与发起“非非主义”诗歌流派,任《非非》诗刊评论副主编。 80年代先后发表《对现存诗歌审美观念的毁灭性突破》《反对现代派》《为口语诗辩护》《向自己学习》《谈第二次诗歌浪潮》等重要诗论,在国内率先提出“口语诗”写作,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主要批评家和理论家;同期写作的诗歌作品被认为是“第三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著有诗集《歌唱》《风暴》《始终如一》。

人物经历

1981年,尚仲敏考入重庆大学,就读电机系高电压专业。大一大二,他安心功课,酷爱数学和英语,一心想成为科学家。他的第一篇文章是发表在学报上的数学论文。大三的一天傍晚,踢足球回来的尚仲敏,突然想写诗,并且马上开写,标题是:《足球,我的上帝,我的伴侣》。一气写完,很长。发表在系里的黑板报上。很快周围就聚集了大批诗歌爱好者。在写诗上找到感觉的尚仲敏,由此进入他诗歌的青春狂飙时代。他成立重庆大学第一个文学社:荒原文学社,油印出版了一本杂志《荒原》。
尚仲敏
1985年,是重庆大学生诗歌发展的重要一年。1月6日,重庆市大学生联合诗社在山城重庆成立。该社是由重庆市17所大学的文学社和诗社组成,以西南师范学院“五月”、重庆师范学院“星空”、“嘉陵潮”以及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邮电学院四川外国语学院、西南农学院、江津师范专科学校、四川美术学院等为骨干力量。吸收社员一千多人。尚仲敏在重庆大学创办的文学社《荒原》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