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

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客
毛遂,战国时期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善于外交辞令的智士。人物相关事迹记载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之中。[1][2]
公元前257年,秦国攻围赵国首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以解郸邯之围,平原君在门客中只挑选了十九人,差一人,毛遂自告奋勇随平原君赴楚。在与楚王谈判过程中,平原君迟迟未能与楚国达成合作,毛遂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最终说服楚王与赵歃血为盟,发兵救赵。回到赵国后,平原君遂将毛遂视为上宾。[1]

人物生平

脱颖而出

毛遂投奔赵国平原君,为其门客,但常年默默无闻。周赧王五十七年(前258年,赵孝成王八年),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准备找二十个文武兼备的门客去楚国,游说楚王合纵抗秦。找到了十九个人之后,余下一个名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毛遂便上前自我推荐说:“听说您将要去楚合纵,选门客二十人不足,希望您允许我凑足数一起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