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矿

铜铁硫化物矿物
黄铜矿(英语:chalcopyrite)是一种铜铁硫化物矿物,成分为CuFeS2,含Cu34.56%,也常含微量的金、银等,属于四方晶系[1][2][3]
黄铜矿晶体相对少见,常为四面体状;此外多呈不规则粒状及致密块状集合体,也有肾状、葡萄状集合体。其为黄铜黄色,时有斑状锖[qiāng]色,条痕为微带绿的黑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1]其具有导电性,性脆,无解理,硬度为3~4,相对密度4.1~4.3。[4]黄铜矿是一种较常见的铜矿物,可形成于不同的环境下,但主要是热液作用和接触交代作用的产物,常可形成具一定规模的矿床。[5]黄铜矿是分布最广的铜矿物,中国的主要产地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川滇地区、山西南部中条山地区、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西藏高原等。[3][1]
在工业上,它是炼铜的主要原料。在宝石学领域,它很少被单独利用,偶尔用作黄铁矿的代用品。另它还常参与一些彩石、砚石和玉石的组成。[3]

化学性质

晶体化学:理论组成(wB%):Cu34.56,Fe30.52,S34.92。通常含有混入物(大多为机械混入物)Ag、Au、Tl、Se、Te;有时含Ge、Ga、In、Sn、Ni、Ti、P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