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莫·文煜(?-1884年),费莫氏,字星岩,满洲正蓝旗人,清代武英殿大学士。[1][2]
文煜最初以官学生的身份被任命为太常寺库使,之后逐步升迁至刑部郎中。咸丰三年(1853年),文煜升迁为江宁布政使。咸丰五年(1855年)春,太平军从瓜洲向东窜至沙头港,文煜派遣练勇大败太平军。咸丰七年(1857年),文煜调任江苏布政使,负责江南大营的粮台事务。由于他在支给军需时过于节俭,被提督和春弹劾,朝廷命他回京等候另行任用。不久,他被任命为直隶布政使。随后,文煜被提升为山东巡抚,镇压了当时作乱的捻军。同治元年(1862年),文煜因督剿侵扰京畿南部的山东降贼不力,被革职并发配到军台效力。同治二年(1863年),僧格林沁奏请调文煜到军营差遣,不久文煜被任命为镶黄旗蒙古副都统。同治三年(1864年),文煜奉命前往甘肃庆阳督办粮台事务,后因病请求解职回旗。[1][2]
同治七年(1868年),文煜被重新起用,不久外调为福州将军。光绪三年(1877年),文煜入京觐见,被留在京城,先后任内大臣、刑部尚书等职。光绪十年(1884年),文煜被任命为武英殿大学士,后因病请求辞官。不久,文煜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文达”。文煜死后,两江总督曾国荃等人上奏,称文煜在咸丰年间孤军抵御贼寇,保全了里下河地区,请求在扬州为他建立专祠,朝廷批准了这一请求。[1][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