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草

禾本目禾本科植物
巴拉草(学名:Brachiaria mutica)是禾本科臂形草属下的一个种,原产于西非、美洲、亚洲热带地区,现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巴拉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2.5米,喜热带潮湿气候和季风气候,耐水渍,不耐寒,再生力强。巴拉草的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禾本科牧草高,适口性良好,可作为牧畜青饲料、干草和青贮料,亦可适当进行放牧。巴拉草匍匐生长,性强,根系发达,可用作保护堤坝、控制水土流失的植物栽种。

形态特征

禾本科臀形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高1.5-2.5米。秆粗壮,节上有毛。叶鞘长11-14厘米,无毛或鞘口有毛;叶舌长约0.8毫米;叶片扁平,长约30厘米,宽1.5-2厘米,两面光滑,基部或边缘多少有毛。圆锥花序长约20厘米,由10-15枚总状花序组成;总状花序长5-10厘米;小穗长约3.2毫米;第一颖长约1毫米,具1脉;第二颖等长于小穗,具5脉;第一小花雄性,其外[]长约3毫米,具5脉,有近等长的内稃;第二外稃长约2.5毫米,骨质。 花果期为2-12月。 巴拉草是外来植物,直接以译音命名。

产地生境

巴拉草原产于西非、美洲、亚洲热带地区,现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生于沼泽湿地、水边、沟渠岸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