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予

朱新予
朱新予,蚕丝专家、丝绸教育家。毕生从事丝绸教育,一贯提倡教育、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亲自编写教材,抓科学研究,积极推广科学育蚕、贮茧、机械缫丝等新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丝绸生产;扩大丝绸教育领域,培养多种人才;晚年还倡导丝绸史研究,筹建丝绸博物馆,积极发展我国丝绸工业和丝绸文化事业。

生平简介

朱新予(1902—1987),字心[shē],家谱名学助,萧山桃源十三房村(今属浦阳镇)人。他从小受祖、父“两代书屋,紧跟时代”的熏陶,立志兴教育、重实业。1915年9月,考入浙江省立甲种蚕业学校。1919年9月毕业,留校任助教。
朱新予先生是中国杰出的丝绸专家、教育家,曾任浙江丝绸工学院(现浙江理工大学)院长。他在20世纪50年代为恢复和发展浙江省的丝绸工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先后任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教授,并担任杭州市工商局副局长、浙江省轻工业厅副厅长兼丝绸局局长等职务。
1920年暑假,朱新予到南京金陵大学进修蚕丝与农业教育,并获得第一名优等奖。1921年2月起,在安徽芜湖第二农校任教。1922年11月,考取浙江留日公费生,于次年2月赴日留学。1925年7月回国。1926年1月至1928年3月在浙江省立甲种蚕桑学校、苏州第二农校任教员兼推广工作。1928年4月到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任推广部主任兼该会女子蚕业讲习所所长。次年6月,女子蚕业讲习所迁往镇江,改名“镇江女子蚕业学校”,后又易名“合众高级蚕桑科职业学校”,均由朱新予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