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景公-抖音百科
秦景公(生年不详―公元前536年),嬴姓,赵氏,名石,秦桓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他在位40年,是春秋后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秦国君主。[2][1] 公元前576年,秦桓公去世,其子秦景公继位。公元前564年,秦、楚两国联合伐晋,战胜晋国。公元前562年,秦楚联合攻打晋国的附属国郑国。接着又进攻另一属国宋国,削弱晋国的势力。同年,秦军越过黄河攻晋,战胜晋军。秦景公不断与晋进行斗争,使秦国成为当时四强国之一。[2][3]公元前549年,晋平公派韩起到秦国结盟,秦景公也派后子针到晋国结盟,但双方存在分歧,同意罢兵休战而未结盟。公元前536年,秦景公去世,他的儿子秦哀公继位。[1][2][3][4] 秦景公大墓位于秦都雍城以南[a],雍城作为秦都从德公开始迄于灵公,先后有19个秦公在此经营,作为国都二百多年。秦公1号大墓占地面积达5334平方米,呈长方斗形,墓的总体积达7万立方米,深达24米,有八层楼高,犹如一个“倒金字塔”。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遗址分为城址区、秦公陵园区和国人墓葬区三部分。秦公一号大墓考古发掘开始于1976年,到1986年发掘结束,整整10年。[5][3] 人物生平
继位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