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探测器(Chang'e-6 lunar probe)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嫦娥探月计划第六个探测器。[6][1][7]其任务是对预选着陆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去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8] 2017年,嫦娥六号完成主要产品的研制。[9]2019年4月20日,嫦娥六号确立主要目标是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10]2024年1月,嫦娥六号任务探测器产品运送至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4]同年5月3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3]升空后,6月2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11]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12]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3]同年11月,嫦娥六号探测器首次亮相第十五届中国航展。[14][15] 嫦娥六号任务自发 射后历经53天,11个飞行阶段,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首次获取了1935.3克月背的月球样品。此外,嫦娥六号任务搭载了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空局的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4个国家的载荷和卫星项目,加强了国际交流合作。截至2024年10月15日,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1935.3克背面样品已完成初步整理、探测。[5][16][17][18] 历史背景
国际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