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湾

位于威海市东部的海湾
威海湾位于市区东部、赵北嘴和北山嘴两[jiǎ]角之间。三面环山,海岸近似半圆形,海岸线长30多公里。南北两岸山势险峻,岸线曲折。威海商港位于海湾北部,冬季很少结冰,航道可常年通行。威海湾口阔7公里,著名的刘公岛静卧湾口,将威海湾口分为南北两口:从刘公岛的贝草嘴至牙石岛为北口,口阔1600米,最深处34.5米,是通往威海的主要航道;刘公岛东端至南岸赵北嘴为南口。口阔4500米,最深处为19.8米。威海湾水色碧蓝,给人一种柔和、一种风平浪静的感觉。

港湾概况

威海湾(Weihai Wan)在威海城区东部。即以为名。旧志称其为威海司海口。海湾轮廓受冰后期海面抬升以前原始地形的控制。水域面积约54平方公里,形状近似半圆,纵深8公里,一般水深6~9米,最大水深34.5米,多属泥沙底质。海岸线弧长约26公里。沿岸有城南河、望岛河、长峰河、黄南河、徐家河等流入。湾口介于北山嘴与赵北嘴两岬角之间,宽约10公里,向东北敞开,刘公岛横列于中央,将湾口分为南北二口。沿岸群山环绕,海拔多在400米以下,山与海之间是威海城区所在地。湾内风平浪静,航道可常年通行。历史上有羊角濩口、庙前口、兀口、三官营口、辽东濩口、长峰海口等大小海口20余处,海运通行时,常有粮船、兵船数百艘锚泊于此。现在湾内建有货运、客运、旅游和渔业码头10余座,威海港是国家一类开放港口。

自然生态概况

自然生态主要包括底质、海流、水质、潮汐、海浪、及生物等。 1、底质:威海湾底质构成主要包括中砂、细砂、粉砂质砂、砂—粉砂—粘土、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其分布情况是中砂呈条带状分布在近海岸海域,细砂分布在杨家湾顶,呈弧形条带分布,粉砂质砂分布在杨家湾,粉砂分布在龙王岩附近海域,砂粉砂粘土主要分布在杨家湾湾口、金线顶海域和刘公岛东角,威海湾绝大部分海区为粘土质粉砂,约占海湾面积的 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