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贤

爱国教育家
陈敬贤(1889年1月13日-1936年2月20日)是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胞弟[1],爱国实业家和教育家。他与陈嘉庚一起兴办教育事业,亲自督办了集美师范、集美中学的开学,并筹划、督建了新教学楼群和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了集美学校宏大的规模。开学时,他公布了和其兄陈嘉庚亲定的“诚毅”二字为集美学校校训,并亲定《福建私立集美学校校歌》。1937年1月,集美学校把礼堂改名为“敬贤堂”,该校尊称陈敬贤为“二校主”。陈敬贤的出生地点是福建省。他曾与弘一大师(即李叔同)有过一段法缘,1928年冬,陈敬贤接待了弘一大师在厦门,大师觉得厦门是理想的居住、著作、弘法之地,因而留驻厦门,不再南行前往暹罗。1936年2月20日,陈敬贤因病医治无效,病逝于杭州弥陀寺,享年48岁。[2]为了纪念陈敬贤,2002年在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大门正对面修建了一座敬贤公园,公园内有敬贤塔和其昌塔,是将原本的敬贤墓地进行重新修[],把16座陈嘉庚祖墓整合,安放于公园内新建的这两座灵塔中。公园内还有陈文确陈六使李光前先生的铜像,以纪念对当年兴资助学有重大贡献的诸位前辈。

人物生平

坎坷幼年

1889年1月13日诞生于厦门集美。6岁时,进入私塾学习。8岁时,就读于胞兄陈嘉庚创办的惕斋家塾。10岁,其母孙太夫人疫亡,停柩家中,敬贤哀痛不已,苦伴棺旁逾半载,乡人咸叹异之,且感其孝道。其时父兄皆在南洋谋生,“家中仅有庶母操持家务,不爱抚之,孤苦伶仃,状极凄恻,一日与其姐相邀自杀,姐半途折返,得不死,家人愈厌之。”

悲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