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巴伐利亚国王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约瑟夫(Maximilian I Joseph)(1756年5月27日-1825年10月23日),出生于海德堡和曼海姆之间的施韦青根,于1799年至1805年担任巴伐利亚亲王选帝侯,1805年至1825年担任巴伐利亚国王。[1]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约瑟夫于1777年在法国军队中担任上校,并迅速晋升为少将军衔。在法国大革命爆发时,他参加了与法国人作战的革命战争的开端战役。他于1795年4月1日成为茨魏布吕肯公爵,头衔为查理二世,1799年2月16日,由于选帝侯查尔斯·西奥多去世,他成为巴伐利亚选帝侯和莱茵河帕拉蒂尼伯爵。在1814年6月3日的第一次巴黎条约中,巴伐利亚将蒂罗尔让给奥地利交换来维尔茨堡。在维也纳和会上,巴伐利亚对奥地利做出了更大的让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维也纳会议上坚决反对德意志的重建,因为这将危及到巴伐利亚的地位。1818年5月26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带给国民们一部自由主义的宪法。马克西米利安于1825年10月13日在慕尼黑附近的宁芬堡宫去世,他的儿子路德维希一世继位。[1]

人物生平

公爵与选侯

他在他的伯父普法尔茨-茨魏布吕肯公爵克里斯蒂安四世的监督下进行严格的教 育。1777年起,他作为上校服役于法国军队并迅速升为陆军少将。从1782年至1789年,他驻守斯特拉斯堡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转而服役于奥地利军队,参与了法国大革命战争开始的几场战役。1795年4月1日,马克西米利安的长兄普法尔茨-茨魏布吕肯公爵卡尔二世去世,他继承的长兄的爵位。1799年2月16日,随着巴伐利亚选侯兼行宫选侯卡尔·泰奥多尔的去世,1777年刚刚获得巴伐利亚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最长系苏尔茨巴赫支灭绝,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成为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族长,任巴伐利亚选侯(马克西米利安四世·约瑟夫)兼行宫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