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字子美,汉族,祖籍湖北襄阳,712年出生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唐朝诗人,770年逝世。 杜甫墓全国共有八处,分别位于湖北襄阳、陕西富县、陕西华阴、湖南耒阳、湖南平江小田村、四川成都以及河南偃师、巩义。他死后,儿子宗武无力葬父,只好将父亲的棺材权厝[cuò]着,直到40多年后,孙子杜嗣业才迁走杜甫的灵柩,将祖父归葬于洛阳首阳山。据《旧唐书》记载位于河南府偃师首阳山(今洛阳偃师首阳山),其中湖南耒阳之墓为衣冠冢。
杜甫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 李白 合称“李杜”,为了 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与 杜牧 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