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古城

位于云南曲靖市西北部的古城
会泽古城是历史上云南最早设置的四个郡县之一,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古时以巨额京铜的冶炼、生产、加工和运转的“铜”文化为主要特色,被称为万里京运第一城,享有“天南铜都”之美誉。[1][2]
会泽古城位于原东川府所在地,东川府建成之初仅有土城,清雍正四年(1726年)改隶云南,始改石城。1995年,会泽古城被云南省政府列为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5月1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同意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3][4]
古城景区核心保护区占地0.92平方千米,古城内由东西南北沿中轴线形成十字形的主要街道,在十字形的正街上再连接巷道,形成棋盘式道路格局。会泽古城内府衙、县衙、武官参将署和守备署都在县城内的主要位置上,八大会馆主要分布在会泽古城的西部、南部,民居民宅主要分布在街道两侧,宗教建筑分布于古城各角落,形成了以街巷、民居民宅、会馆寺庙为载体,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支撑的历史文化名城。[5]
会馆是会泽古城的一大特色,记载着会泽铜商文化的兴盛。明清时期,各省商会在会泽建盖会馆、寺庙、祠堂共计108座(截至2023年,保存完好的有36座),独具特色的民居民宅65处,珍贵馆藏文物8241件,其中国家级文物67件。[6]会泽会馆规模宏大,建筑独特,集规划、建筑、风水、雕刻、绘画、园林为一体,融儒学、道教、佛学,堪称明清时期“古建筑博物馆”,是研究古建筑艺术、铜商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2006年,以八大会馆为代表的会泽会馆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7]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