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寺,俗称北寺,位于中国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东北隅,于金代天会二年(公元1124年)僧善祥奉敕创造;该寺的主殿为大雄宝殿,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为金代原物。[1]净土寺曾占地30余亩。[2] 2006年,净土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历史沿革
净土寺创建于金代天会二年(公元1124年),由僧善祥奉敕创造,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僧善祥重修。据清代《应州志》载,净土寺原占地三十余亩,建筑分布在东西两条轴线上,西轴线南为山门,正北有八角五层石雕舍利佛塔,塔北有天王殿、钟鼓楼,东配殿为观音殿,西配殿为地藏殿,北面是大雄宝殿,后面是法堂;东轴线南端是禅堂,禅堂北院有东西配房,正中为念佛堂,念佛堂背后一小院为藏经楼,藏经楼院内还有东西厢房。但在一九六六年文革期间大部分建筑和佛像被毁,仅剩大雄宝殿和配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