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武工大队

青岛武工大队
1945年8月,为里应外合解放青岛山东军区决定组建青岛武装工作大队。胶东军区遵照山东军区的指示,从军分区抽调100余人,并调金口武工队、即墨武工队、莱阳武工队和南海军分区第三武工队,迅速集结于崂山地区,共300余人,组成青岛武工大队。由邹德普任副大队长,王敦任副政委。不久,胶东军区派胡岩任青岛武工大队大队长兼政委。青岛武工大队成立后,大队部进驻崂山,打入市内作为接应,下属各中队分头在崂山地区开展工作。

历史背景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16日,中共山东分局发出《关于当前工作要争取先机掌握重点的指示》和《关于加强城市工作的指示》。在《关于当前工作要争取先机掌握重点的指示》中指出,敌伪尚未放下武器,国民党正在与我军争夺,我军如犹豫迟缓,必然丧失时机,招致不利;要求一切部署必须争取先机,服从前线需要,迅速迫使敌伪向我军投降,控制中心城市及交通要道。胶东区党委根据山东分局的部署,成立解放青岛委员会。为了在军事上威胁青岛之敌,又派出大批地方干部和部队指战员组成武工队,插进青岛近郊开展对敌斗争,并支援青岛市内党组织领导的地下斗争。
同月,南海军分区向崂山地区派出青岛武工队(亦称金口武工队),队员40人。在中共青岛市委(驻惜福镇傅家埠)的领导下,宣传与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王台率第一组在北宅一带约61个自然村活动;于吉仁率第二组在惜福镇、夏庄一带约90个自然村活动;江子岐率第三组在城阳、棘洪滩、马哥庄、阴岛河套一带活动。

正式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