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执信-抖音百科
朱执信(1885年10月12日—1920年9月21日),名大符,字执信,笔名有蛰伸、县解、前进、民意、无名等。祖籍浙江萧山(今杭州萧山区),出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近代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1][2][3] 1902年朱执信入读新型学校教忠学堂。1905年参加同盟会,成为最早的会员之一和重要骨干,担任同盟会评议部议员兼书记,跟随孙中山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4]1911年4月27日,在经过认真筹备后,黄花岗起义发动。朱执信跟随黄兴攻入两广总督署衙。血战未果,朱执信避居香港。黄花岗起义以失败告终。[3]1912年4月,袁世凯篡权,朱执信随孙中山参加“二次革命”。1917年朱执信为捍卫《临时约法》,又随孙中山自上海下广州,并担任护法军政府军事联络和掌管机要文书工作,负责起草《建国方略》,后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朱执信“从事思想之革新”。1918年,其在上海筹办《建设》杂志。1920年9月21日,朱执信被桂系军阀杀害于广东虎门,时年35岁。[5] 作为孙中山文武两个方面的得力助手,朱执信既致力于理论上的探索与斗争,以寻求革命成功之路;更投身于疆场的拼搏,以生命之火点燃理想之光。[2]朱执信就其短暂的一生取得的事功而言,无论是身体力行参与武 装斗争、推翻清朝专制统治,还是阐发革命理论、从事革命宣传,朱执信均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3]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