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雅族-抖音百科
泰雅族(英文名:Tayal/Tajal/Atayjal/Atayal[1])是中国台湾省高山族的族群之一,[2]是台湾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族群。[1]截至2022年4月,泰雅族人口约93800人,主要分布在台北县乌来乡、桃园县复兴乡、新竹县尖石乡、五峰乡、苗栗县泰安乡等8县12乡。该族群使用泰雅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泰雅语团,其传统信仰核心是祖先崇拜。[1] 关于族源,泰雅人比较认同“石生说”。传说在远古时代,南投县北港溪上游溪畔台地上的巨岩突然裂开,从缝隙中走出两男一女,其中一位男性重新回到岩石里,剩下的一对男女结为夫妻,繁衍出泰雅族群。因各地族群语言、风俗、习惯、祖始传说有所区别,泰雅人一般分为泰雅、赛德克两个亚群,赛德克亚群又分为西赛德克亚群和东赛德克亚群。[3]2004年1月14日,东赛德克群获正名,为太鲁阁族,成为第12个台湾原住民族。2008年4月23日,西赛德克群获准正名为赛德克族,成为台湾少数民族的第14个族群,因此,泰雅族不再包含赛德克亚群。[1]泰雅族所繁衍地区约占中国台湾省山岳的三分之二,生息土地面积之广,为少数民族群之首。[4] 泰雅族严守一夫一妻制,禁止同姓、近亲结婚以及重婚,恋爱自由,禁止私通。婚嫁仪式程序一般包括提亲、订婚、纳聘礼、迎亲等。泰雅族行室内葬,并有善终与横死之分,善终者得享袭殓、下葬、亲人服丧等丧礼,不为横死者举行埋葬之礼。泰雅族传统社会以父系为主,以狩猎、火耕为主要生产方式。泰雅族的代表服装是贝珠衣,为方衣形制,其珠子用砗磲蛤磨制而成,用线缀成串,缝在红、白色底布上,一般重达2千~3千克,甚至6千~7千克,但仅供头目、族长和社会声望很高的勇十在重要祭典等场合穿戴。泰雅族有猎首习俗,泰雅少年只有经过猎首考验,少女学会织布技巧,才有资格进行文面以标志其成年,才有资格谈婚论嫁。长子婚后不迁新居,其他儿女婚后另立门户,父母随幼子迁新居。[1]泰雅族的民族颜色是红色,[5]每年9月、10月是泰雅族各布部落举行嘎嘎祖灵祭的重要祭典。[3]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