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有储量

某时间内矿山拥有的资源储量
保有储量[1][2][3]是地质采矿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探明储量减去动用储量后剩余的部分,也就是矿床在统计截止日期前的实际储量。它不仅是矿山企业扩大产能、编制采掘计划的基础,也是上级机构编制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计算方法

保有储量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矿山实际拥有的资源储量。它是评估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计算保有储量时,需要考虑到地质勘探以及其他调查活动对矿山累计探明储量的影响,以及已采量和地下损失量等因素。具体计算公式为:报告期保有储量 = 期初累计保有储量 ± 本期因地质勘探、重新计算所造成的储量增减数 - 已采量 - 地下损失量 - 其他损耗量。其中,地下损失量是指在采矿过程中无法采出或者即使能采出也不安全、不经济的储量,例如矿柱损失、顶底板损失,以及因构造断裂、地下水淹没或现有采矿技术限制等原因无法开采的储量。

应用

保有储量的计算和确定对于国家或地区资源现状的科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最新公布的保有储量数据通常被用作制定社会发展规划、国土开发与整治规划、区域规划、厂址选择、新建与扩建工厂(矿山)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在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矿山资源不足的问题。因此,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地矿行业与相关部门调查和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