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spinal cord)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发生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尾部,具有节段性。与31对相应的脊神经相连。脊髓可以完成许多反射活动,它与脑的各部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其更多的功能活动受脑的调控。[2]
Andreas Vesalius于1543年对脊髓做出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并为脊髓每个特定的部位分别进行命名。1666年,荷兰解剖学家Gerard Blasys首次清晰地描绘了延髓的横断面,确定了脊髓灰质和白质以及脊髓神经根之间的区别。[3]脊髓呈圆柱形,前后稍扁,外包被膜,长约45cm,占据椎 管的上2/3,与脊柱的弯曲一致。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2个呈梭形的膨大,分别为上方的颈膨大和下方的腰骶膨大。脊髓内部由中央部的灰质和外周部的白质构成,其中白质包含上行纤维(传导)束、下行纤维(传导)束、脊髓固有束。[1]脊髓的动脉主要来自椎动脉、颈升动脉、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脊髓支;静脉与动脉伴行,多数静脉注入硬膜外隙椎内静脉丛。[4]脊髓的功能主要有传导功能和反射功能。[1] 脊髓相关疾病有脊髓横断、脊髓半横断、脊髓前角损伤等。[1]
形态结构
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