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洞遗址

安徽池州东至县尧渡镇的古遗址
1
4
华龙洞遗址,坐落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汪村庞汪组,梅源山的南麓,面积8.6万平方米,属旧石器遗址。[5][2]
华龙洞遗址于1988年被发现,2006年进行了首次发掘。2014年、2015年和2018年,先后进行三次大规模的正式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数百件石制品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标本。根据遗址动物群组成,结合初步的铀系年代测试,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阶段所处的地质时期大约为中更新世中后期,距今约30万年。2024年2月至11月,考古人员对华龙洞遗址进行第四次正式发掘。[2][5][6]同年12月8日,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发布了研讨会的成果,确认华龙洞人是东亚地区向智人(现代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7]
华龙洞遗址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及相关材料标志着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对于研究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具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它的发现进一步证实安徽是中国古人类演化、扩散的重要地区,对于探讨中国直立人的分布、演化、变异具有重要的价值。[8]2019年10月7日,华龙洞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发掘沿革

华龙洞遗址于1988年被发现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汪村庞汪组。当地村民曾在此处修建羊圈时发现大量碎骨化石。2006年7月至9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了首次发掘,发现了1枚人类牙齿、一些石制品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研究人员推测这里曾经是一个洞穴,将这个地点命名为华龙洞。[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