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通儒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的得力助手
张通儒(?-公元761年),华州下邽人,柱国魏国公,唐朝安史之乱时的重要人物。[1]
张通儒,在唐天宝初年是安禄山手下的重要人物。天宝十年,安禄山任河东节度使,张通儒以大理司直为留后判官;天宝十五年,安禄山起兵反唐,称圣武皇帝,张通儒为右相。安禄山占领西京关中洛阳等地后,由张通儒留守西京。第二年,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父篡位,张通儒为中书令。758年,张通儒因争权不和而谋杀了大将蔡希德。759年,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后,张通儒被授予官职。761年,史朝义杀死史思明后,派张通儒等人杀掉史朝清。在范阳城中的战斗中,张通儒战死。[1]

正文

史朝义杀了史思明之后,在洛阳即皇帝位,改元显圣;同时派遣使臣至范阳,秘令散骑常侍张通儒等人,杀掉史朝清,以及他母亲张氏和一干党羽。随后各派势力在幽州城内发生火并,史朝清和张通儒等人先后被杀,大乱两个多月,死亡数千人。

相关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