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殿学士

后唐时期设置的官职
端明殿学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最初设置于后唐天成元年(926年)。这一职位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阅读和呈递书籍及奏章。[1][2][3]

职责与演变

端明殿学士的职务最初是由翰林学士承担,主要工作是处理文书和提供咨询建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宋代,这一职位通常由长期任职的学士大臣担任。而在元丰年间的一次改革之后,端明殿学士的职责发生了变化,不再有具体的职权范围,而是更多地作为皇帝身边的顾问和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