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瓦

潜艇表面覆盖的降噪静音材料
消声瓦是随现代吸声材料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的一种新型潜艇隐身装备。消声瓦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抑制噪声振动、降低本艇声目标强度、提高潜艇隐蔽性的手段,已被世界各海军强国广泛采用。[1]
消声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德国海军节节败退,U型潜艇损失惨重。为了更好地将潜艇“藏”起来,德国海军开始在部分潜艇的外壳上加装一层名为“阿里贝里奇”的合成橡胶防声材料。[4]
这种材料由大名鼎鼎的德国法本化学公司研制,采用高分子聚异丁烯均聚物制成,大小约1平方米,4毫米厚,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直径2毫米和4毫米的圆柱形孔洞。它利用声音入射时产生的气泡变形来吸收声能,在降低反射及艇内噪声方面有一定作用。这种复合成橡胶瓦在10-18千赫兹范围内,能降低主动声呐15%的反射回波,正好覆盖盟军早期ASDIC声呐的工作范围。“阿里贝里奇”合成橡胶防声材料被认为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实艇的消声瓦。[2]
消声瓦具备很强的降噪与消声能力。它能够吸收对方主动雷达发出的声呐波,其材料可使对方发出的声波波形改变,同时将声能转化为热能,使得折射回去的声波能量大幅降低,从而实现急剧减小主动声呐探测的目标。消声瓦还能隔离潜艇内部噪声向艇外辐射。噪声对潜艇水下行动极为不利,给潜艇包裹一层消声瓦,能极大地抑制艇内噪声向外辐射。此外,消声瓦可以抑制艇体振动。潜艇行进时,动力装置和机械设备产生的振动难以避免,而紧贴艇体的消声瓦能够吸收振动,使振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弱与缓解。在现代战场上,主要矛盾已逐渐从“打击”与“抗打击”向“发现”与“抗发现”转变。消声瓦技术是提升潜艇隐身性能的有效举措之一。在现代反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没有良好隐身性能的潜艇难以在战场上存活。高性能的先进消声瓦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军事强国竞相研发的热门材料。[4]

发展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