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皐

明朝经筵讲官
孙继皋(1550年-1610年),字以德,号柏潭,明朝政治人物、状元,江苏无锡人士,小儿痧痘科医生孙雪窗与刘氏之子。[1]
孙继皋七岁便入私塾求学,于明代万历二年(1574年)成为状元,后任翰林院修撰。孙继皋历任多个要职,包括经筵讲官、少詹事兼任侍读学士,后由礼部转任吏部侍郎。在万历八年(1580年)担任会试同考官期间,孙继皋提拔了魏大中顾宪成等官员。[3][4]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皇帝不送太后出丧,孙继皋上疏劝说,因[]旨致仕,晚年讲学于东林书院。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孙继皋因病辞世,享年六十岁[2]
孙继皋与顾宪成、高攀龙等九人在东林书院讲课,被人誉之“东林九老”,并成为无锡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状元文学家。其诗作多为赠答、唱和之作,著有《宗伯集》《柏潭集》。[5][6]

人物生平

孙继皋的父亲孙臣(号雪窗)是小儿痧痘科医生,母亲刘氏。孙继皋七岁入塾,万历元年(1573年)应天府乡试第四十二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联中甲戌科礼部会试第三十三名,廷试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任翰林院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