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像,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禹州市禹王大道与画圣路交汇处[1],是禹州的标志性雕像[3]。 大禹像总高19.96米,底基台呈八角形,高约0.8米,直径最大15米,按八卦图铺设地面。混凝土基座13米,用花岗岩蘑菇石贴面装修。大禹铜像高6米,重约两吨[3]。于1996年10月在禹城西101省道和316省道的交叉口处建成揭幕。2003年,迁建至九一广场的东侧[2]。同时将《大禹传略》《大禹像落成记》之镌刻、《大禹治水图》及《三过家门而不入》之浮雕全部搬迁置新辟的大禹文化墙上[3] 关于大禹像的故事有很多,禹城“八大怪”里面提到:“禹王像脸朝里,腚朝外”,以及民间传说:“大禹手里的铲子压制着北边临邑县的铜牛。”[3]大禹像也是禹州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禹州与大禹与夏朝关系密切[5]。
历史沿革
1996年10月,位于禹城西101省道和316省道的交叉口处的“大禹像”建成揭幕。大禹像的底端基台呈八角形,高约0.8米,最大直径15米,按八卦图铺装地面。基台上面是梯形混凝土基座,基座高13米,外层用花岗岩蘑菇石贴面装修。基座上面置大禹铜像。铜像采用两毫米铜板制作,重约两吨,高六米。整个大禹像建筑总高19.96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