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论》是由清代叶桂(天士)口述,其弟子顾景文执笔记录的一部温病通论著作。[1]叶桂在这部书中提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并 详细阐述了对应的治疗原则。他还特别强调了通过观察舌象、皮肤斑疹以及牙齿变化来诊断温病的方法。[2] 成书背景
《温热论》是在叶桂与其弟子顾景文游览太湖洞庭山期间,叶桂在船上口头传授,由顾景文记录而成。[3]
流传版本
《温热论》有两个主要版本。第一个版本名为《温热论》,由华岫云整理,首次出版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这个版本通常被称为“华本”。另一个版本名为《温证论治》,收录于《吴医汇讲》中,由唐大烈整理,首次出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这个版本被称为“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