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性肿瘤

最常见的一类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性肿瘤(epithelial tumor of the ovary[2])是来源于卵巢表面生发上皮及其下间质的肿瘤,为最常见的一类卵巢肿瘤[4]其根据组织学和生物学行为特征,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
卵巢上皮性肿瘤病因不明,[4]发病高危因素有生殖内分泌因素,个体年龄、饮食及体质指数因素,遗传因素等。[2]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病程长,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可无自觉症状,腹水征一般阴性;卵巢上皮性癌生长迅速,病程短,患者常有腹水、腹胀、腹痛,一般情况差,可出现消瘦甚至恶病质卵巢上皮性肿瘤诊断主要根据年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4],需对良、恶性进行评估[5],最后依靠病理检查确诊和分型。[4]
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及对侧卵巢情况,决定手术范围。卵巢上皮性癌初次治疗原则是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其对化疗敏感,即使已有广泛转移也能取得一定疗效,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环磷酰胺等,多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其中铂类联合紫杉醇为“金标准”一线化疗方案。[3]
卵巢上皮性肿瘤占原发性卵巢肿瘤50%~70%,占卵巢恶性肿瘤85%~90%[3];其发病率为(9~17)/105[2],多见于中老年妇女[5],很少发生在青春期前和婴幼儿。[3]良性肿瘤若保留卵巢,术后可能会复发,但不影响生存。而卵巢癌死亡率高[4],其预后与分期、组织学分类及分级、病人年龄及治疗方式有关,以分期最重要,期别越早预后越好。其中Ⅰ期卵巢癌如病变局限于包膜内,5年生存率达90%,而Ⅳ期卵巢癌仅为10%。[5]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