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士寅,字羲宾,生卒年不详,籍贯浙江杭州府钱塘县[1]。他在一六九九年成为己卯科举人[2]。孙士寅出身于江南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对弹琴有着浓厚的兴趣[3]。
人物经历
孙士寅在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十月,带着自己珍爱的古琴赴任云南省平彝县(现富源县)知县。当时,该县刚刚合并成立不久,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难以维持公务人员 的生活费用。在他任职初期,遭遇了严重的水灾,导致许多村民丧生,农业遭受重大损失。孙士寅表现出对人民深切的关怀,他亲力亲为参与抗洪救灾工作,日夜奔忙,深入民间了解情况,经常将自己的收入用于帮助贫困群众,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个人品质
孙士寅以其卓越的治理能力,促进了平彝县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安逸。尽管有机会返回家乡,但他选择留在平彝县继续服务。在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五月离任时,他清廉无私,没有任何积蓄,甚至无法支付返乡的旅费。然而,他的高尚品德得到了百姓的高度赞扬,他们自发捐款资助他回家,并且在胜境关驿道旁竖立了一座“遗爱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