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准

中国内地编剧、作家
李准(1928年5月17日~2000年2月2日)[1]曾用名:李铁生,改名:李[zhǔn],出生于洛阳市孟津县,蒙古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内地的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剧。[2][3][4][5]李准曾先后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任职。[4]
李准1928年出生,自幼接受启蒙教育,1941年退学,1943年在学徒期间,阅读大量文学作品,1945年与邻村董冰结婚。[6]李准于1947年开始编写一些旧的戏曲剧本以供演唱。1951年,创作了《婆婆和媳妇》《卖西瓜的故事》《我没有耽误选举》等短篇小说、故事,在1953年9月,李准创作了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1954年1月26日,《人民日报》转发了该小说。[3]1956年,李准参加周总理召开的文艺座谈会。[7]1961年李准的短篇小说《李双双小传》出版发行[8];1962年,他担任喜剧电影《李双双》的编剧[9]。文革过后,李准进行电影剧本创作,先后编写了电影剧本《牧马人》《大河奔流》《双雄会》《失信的村庄》等,其中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被称为“立体的流民图”。[10]1964年李准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1][4]1974年开始酝酿写作《大河奔流》,1976年完成第二稿。[11]1985年,李准与李存葆联合担任剧情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编剧[12]。1986年,他继续担任《大漠紫禁令》与《失信的村庄》的编剧。1987年,李准出任电影《曹雪芹梦断西山》的顾问。1988年,他编写了电影《黄河东流去》的剧本。1991年,李准为电影《清凉寺的钟声》编写剧本。1993年,他担任了电影《老人与狗》的编剧。随后在1996年和1997年为电影《炎黄二帝》及《YanHuangErDi》编写了剧本。[4][12]2000年2月2日,李准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13]
李准的电影作品《李双双》荣获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高山下的花环》则为他赢得了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在文学领域,1985年,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摘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至2019年,《黄河东流去》被选入“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4][14][1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