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湟谷地-抖音百科
河湟谷地是青海省东部黄河与湟水流域的三角地带,青海省主要农业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仅为青海全省面积的4%,耕地面积却占全省60%,居住着全省2/3以上的人口,行政单位包括西宁市市区、湟中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乐都区 (原乐都县)、平安区(原平安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尖扎县、贵德县等。该地区平均海拔2000-3000米,是青海省海拔最低的地区,也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主要的粮食和工业基地。[1][2] 河湟,亦作“河隍”,得名与流经当地的黄河与湟水息息相关,亦指河湟两水之间的区域。河湟地区主要指“三河间地区”,主要包括大通河、黄河上游以及湟水流域。从地理位置上看,主要包括祁连山南面、日月山东面以及目前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以及西宁四区三县等区域。河湟地区被费孝通称为:“中原同青藏高原的流通孔道”,它是连接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纽带,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的地方,并且也是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结合部。河湟谷地是人类最早在黄河流域活动的区域之一,据史料记载,该地古为羌戎之地,多民族繁衍生息于此。[3][4] 河湟谷地是黄河上游青海河段与黄河上游支流湟水在山区切出的峡谷和盆地,是青海连通甘肃和内地的交通要道,历史上这里是丝绸之路青海道、茶马古道、青藏道,当年文成公主进藏便由此经过。然而,河湟谷地并不是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的农业天堂,大多属于水资源不充足容易缺水、气候较寒冷只有部分农作物能生长的浅山脑山地区,谷底汩汩流淌的两河清水难以利用,黄土地红土壤而且大多是山坡旱地。年平均气温在5.4℃-6.8℃,年平均降水量为330毫米-548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9月。[1][2] 建筑特色
这里山川相间,地貌奇特,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